妈妈 能不能请你不要盯着我

妈妈 能不能请你不要盯着我

 

我小时候有这样的经历,我写作业,我妈就拿出书本来,说,我跟你一起学习。由于她是大学老师,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:我备课。但是,我就觉得她是披着“备课”的皮,行着“监视”的实。不然,为什么她对我的学习进度了如直掌,“数学做完了怎么不检查”,“你写作文怎么不打草稿啊”;“干嘛发呆”… 我后来专门就这一困挠问过一些朋友,几乎没有人是享受父母这样近距离的“陪伴”。其中,我总结的,最大的挫败感来源,就是觉得自己不被信任。

 

以至于到后来,我初一就去了boarding house住校,有不少同学想家,一到晚上就哭,我特别不理解。在我看来,住校多好啊,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,我可以自己选择用什么方法学习;就连读书读多少,作业哪个先做,哪个后做,都由自己说了算。

 

再后来,等自己有了孩子,就开始慢慢理解父母了。因为,我们爱自己的孩子,总是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她最好的。与此同时,我们经历更多,知道很多选择的后果是什么,就容不下孩子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“犯错误”,“走弯路”。可是,我们不知道的是,这种密不透风的爱,会在不经意间打扰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步伐,而这样的自我探索,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 

很多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,当你准备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的内心会为做这件事情腾出一个空间,这个空间可以让我们专注,不希望被打挠。

 

孩子也是一样的,他们在阅读的时候,写作业的时候,玩耍的时候,都有自己的节奏。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,也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解决方式。这个时候,我们不防放手,把自己的目光从孩子们身上移开,给他足够的信任和自由,让孩子自己去摸索。

 

如果成长的过程被紧紧“盯”住,孩子们往往只会愿意呈现事物发展顺利的一面给父母看,而不愿意让自己做有些难度的事情时被父母看到,他们不是担心困难本身,更是担心失败后被父母看到,再添加评价的那种感觉。谁会希望听到父母说“早就告诉你不要这么做,看,又被我说中了吧”?

 

所以,我们作为父母,需要反复练习的一门功课就是:“美好地陪伴”。当孩子尝试独立去进行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只要知道,他/她在做这样一件事情,当他/她遇到挫折向我们求助的时候,我们怀着同样的探索的态度,给予情感的支持,给孩子安全感和足够的信任,就是成长中最美好的陪伴了。

 

最后,我想说的是,感谢看了我的文章后给我电话的家长们,我自己也没有想到,会有这么多家长因为我的文章产生共鸣,谢谢你们愿意与我聊天,交流感想,也让我获益很多。

 

另外,我们Excel Withus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奖学金准备班将于4月底开班了。下一期内容将会是非常“接地气”的“纯广告”,谈谈我们是如何帮助孩子准备奖学金考试的。如果有需要的朋友,或者是还在犹豫不决,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准备奖学金考试的,希望下一篇分享可以让您有些收获。